2018年,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,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,景区又一次打响了降门票的战役,而海南则再度借政策红利站在了风口之上……这一年里,在整个经济环境并不景气的背景之下,旅游业作为“逆风向行业”被寄予了更多的憧憬和责任,国家领导人多次对旅游发展作出指示,多项涉旅政策规范密集出台。我们从2018年1-12月发布的旅游相关政策中挑选出了10个最具代表性方针政策,邀你一起回顾过去一年中旅游业的重大政策变革。
文章转载自新旅界(LvJieMedia)
1
2月4日,新华社受权发布题为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》的文件,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、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“三农”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。该文件的出台,涉及旅游业的内容有哪些?这些利好政策对旅游业来说将有哪些促进作用?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下,旅游业需要更多新的发展思路。
新旅界邀请了特约评论员曾博伟对此进行了解读,发表了题为《解析中央一号文件:旅游业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?》的头条文章。
精彩点评:@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、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
“乡村振兴总要求有‘五句诀’: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。其中,产业兴旺被放到了第一的位置。‘三农’问题说一千,道一万,首先是要解决农业、农民、农村的经济来源问题。在乡村地区,绝对不可能再向过去一样通过乡镇企业搞工业来实现经济振兴,因此乡村经济来源一是国家转移支付的财政投入,二是靠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自身的收入,三就是靠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服务业发展。”
2
3月5日,国家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
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哪些重大信息?关于旅游业,政府工作报告说了什么?新旅界第一时间梳理了其中涉及旅游的内容,其中主要提到了三点,在“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”部分,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到2018年要“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”,“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”以及“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”。
前两点涉及旅游的内容,和上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明显的延续性,而“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”的提出,则表明中央政府首次深入指导旅游某项要素的价格,并且方向明确指向“降低”。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涉旅内容,旅游业界大咖们怎么看?新旅界推出了头条文章《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哪些旅游政策导向?六位大咖这么解读》。
精彩点评:@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
“小小一张景区门票,看似简单的价格问题,实际是复杂社会经济问题的折射。对于我国2万余家景区而言,门票价格孰高孰低,是否合理,该涨与否,如何调整,不可一概而论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,研究并推进景区门票价格管理体制改革,以及更重要地,研究和推进其背后的景区管理体制改革,已经迫在眉睫。”
@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研究员杨彦锋
”降低国有重点景区门票,表示政府更加重视旅游的教育职能和民生属性,国有景区利用了国有资产,从属性上来说是属于全民,应该转化成国民的一种休闲福利和教育资源。从这个导向来说,国家希望把这个旅游的产业化属性,给进一步的降下来,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。”
@国信证券社服首席分析师曾光
“即使总理没有表态,景区也在自然而然降价。门票业务也已经不构成相关个股估值溢价。与其慢慢阴跌估值,不如顺应休闲游趋势主动调整或者延伸产业链。门票同时也是相关个股难以推动股权激励的一个核心因素。祸兮福所倚!坏事变好事,放弃幻想,放弃惰性思维,破釜沉舟也许是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意义!”
3
3月13日,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,根据该方案,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,组建文化和旅游部,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。不再保留原文化部、国家旅游局。新诞生的文化和旅游部的主要职责是,贯彻落实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方针政策,研究拟订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措施,统筹规划文化事业、文化产业、旅游业发展,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组织实施文化资源普查、挖掘和保护工作,维护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秩序,加强对外文化交流,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。
对于此次机构调整,业内专家们怎么看?新旅界在《中国旅游管理体制彻底变天了!听听这七位旅游专家的分析》一文中,全方位解读了此次机构调整对旅游业的影响。
精彩点评:@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
“这个结果,一是本届国家旅游局强力工作的结果,尤其是李金早局长,敢做敢为,基本达到了极限,旅游影响越来越大,机构改革必须考虑。二是产业大发展的地位上升,各地越来越重视。三是舆论的作用,全域旅游正式得到肯定,并在总理工作报告中部署。”
@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
“新时代、新起点、新征程,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》出台,让我们眼前一亮,‘组建’二字落地有声,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新时代发展基础,实现了真正的文旅融合;‘组建’二字让旅游人振奋,大产业大发展,‘小马拉大车’终于‘不再保留’;‘组建’得以实施落实,让我们看到了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’和与之相对应的‘品质旅游’的新希望;组建文化和旅游部,必将使我国的文化形态与旅游业态,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中,贡献更大的力量!”
4
6月28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《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》,部署各地落实国有景区公益属性,秉持旅游为民、旅游惠民理念,以逐步实现公共资源全民共享、景区服务费用旅客合理分担为改革取向,通过进一步完善价格机制,降低重点国有景区偏高门票价格。
又一场轰轰烈烈的“降门票运动”席卷全国,和以往历次的调价相比,这次行动有何不同?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门票问题吗?新旅界在《 十年来景区降门票运动屡战屡败这次能毕其功于一役吗?》一文中,梳理了近十年来的国内景区降门票行动,分析了景区门票不断上涨的深层原因,也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了点评。
精彩点评:@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
“和以往相比,这次的行动有两个显著不同值得关注,一个是宏观经济面临压力,居民负债率攀升,消费能力受到挤压,降门票是变相打折吸引流量,现在景区普遍缺流量,借此溜坡下驴;二是发改委此次强力发音,信号精准,当前的行政力量亦非十年前可比。
@原国家旅游局规划专家王兴斌
“降门票的问题,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、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利益相关主题之间的一种利益博弈的平衡,要考虑到当地经济状况。”
5
4月11日,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》。10月16日,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同意设立中国(海南)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》,批复设立中国(海南)自由贸易试验区。同一日,《关于印发中国(海南)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》也出台了。
在海南自贸试验区设立之前,经过两度扩容,我国已有11个自贸试验区,形成了东中西协调、陆海统筹的开放格局。相比此前已经设立的自贸试验区,海南自贸试验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?最大的惊喜和亮点在哪里?从4月的《指导意见》到10月的《总体方案》,对于海南旅游业而言,政策的含金量到底有多足?又该如何把这一波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发展契机呢?
两次政策的出台的关键节点,新旅界及时跟进,分别推出了《重磅政策之下,海南能甩掉“国际房地产岛”的帽子吗?》和《自贸区建设路线图怎么看?四位专家:海南旅游的征途仍然是星辰和大海》的解读文章。
精彩点评:@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、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
“目前对海南岛的战略定位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,这并不是说海南作为‘国际旅游岛的定位’已经变了,而是在新的背景之下——海南建省三十周年——更强调‘国际旅游消费中心’,围绕消费会出台一些更加精准、力度更大的刺激政策。”
@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
“虽然表面上与旅游直接相关的内容不是很多,但并不能因此觉得旅游的地位受到影响,旅游业依然承载着《指导意见》明确提出的作为‘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’首位主导产业的光荣任务。作为‘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’而非‘海南自由贸易港’的总体方案,这次《总体方案》在《指导意见》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进行系统战略部署的基础上,主要在邮轮旅游发展相关问题、文化演艺以及医疗旅游、航空支持等方面有了很多新的突破,这些对海南未来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”
@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
“我希望旅游业界对这个《总体方案》保持清醒和冷静。短期内这个《总体方案》对旅游业是一个利空的方案。我们旅游业最大的短板是软件服务和服务质量,包括人力资本。《总体方案》如果真的落地,打开国门,允许外资进来的话,短期内一定会冲击当地甚至全国的旅游市场。从这一点上来看,旅游业应该保持清醒的姿态。”
6
8月30日,国家发展和改委委员会办公厅《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》。《通知》明确,在创建名单中,逐年淘汰住宅用地占比过高、有房地产化倾向的不实小镇,政府综合债务率超过100%市县通过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变相举债建设的风险小镇,以及特色不鲜明、产镇不融合、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小镇。
2017年12月,多部门曾联合发布《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》,提出把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平台,因地制宜、改革创新,发展产业特色鲜明、服务便捷高效、文化浓郁深厚、环境美丽宜人、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,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。
相较于去年年底出台的《意见》,《通知》针对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“纠偏”,这也标志着新一轮特色小镇建设的探索工作开始展开。
7
9月26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-2022年)》。规划以习近平主席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,按照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总要求,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,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,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,部署重大工程、重大计划、重大行动,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,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。
精彩点评:@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
“乡村要振兴,首先要有优美的人居环境。全国还有近1/4村庄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,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不到50%,80%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,约1/3的行政村村内道路没有实现硬化……”
“行路难、如厕难、环境脏、村容村貌差、基本公共服务落后等问题都还比较突出,影响农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下一步,农业农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,坚决打赢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。”
@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
“各省市县要根据自身情况,因地制宜制定自己的落实方案。在落实《规划》中,不能强求一个标准,要允许地方有自己的创新。”
(来源:工人日报、新华社)
8
10月12日,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13个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《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(2018年-2020年》)针对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外部连接景区道路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,垃圾和污水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历史欠账多,乡村民宿、农家乐等产品和服务标准不完善,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意愿不强、融资难度较大等问题,《行动方案》从补齐乡村设施建设短板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、建立健全产品和服务标准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、加大配套政策支持五个方面作出系统部署。
去年,多部门曾联合发布《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(2017年)》。《行动方案》在总结最新发展经验基础上作出新部署。对于《行动方案》的落实,业界专家提出要更加重视乡村旅游人才开发,注重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,全面提升和有效管控乡村旅游的文化品质和服务质量。
9
11月15日,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
《意见》明确了加强规划引领,优化区域布局,促进乡村旅游区域协同发展;完善基础设施,提升公共服务,改善乡村旅游环境,促进乡村旅游便利化;丰富文化内涵,提升产品品质,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类型,提高乡村旅游服务管理水平;创建旅游品牌,加大市场营销,培育构建乡村旅游品牌体系,创新乡村旅游营销模式;注重农民受益,助力脱贫攻坚,探索推广发展模式,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内的的五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。
精彩点评:@中国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宁志中
“我国大约70%的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,特别是一些“老少边穷”地区,旅游资源丰富,但开发率较低,乡村旅游开发潜力巨大。以资源和市场为导向,优化乡村旅游区域布局,将乡村旅游纳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,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、集群化发展,对于区域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。”
@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窦文章
“《意见》非常准确地抓住了当前乡村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症结,提出因地制宜、特色发展。从农家乐到田园综合体,乡村旅游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,也存在乡村文化流逝、千村一面等问题,影响了可持续发展。《意见》指明了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方向,真正把农民劳动生活、乡村风情风貌、农业产业特色体现出来,把乡村旅游业态打造成农民就业增收、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增长极。”
(来源:中国文化报)
10
11月15日,我国共享住宿领域首个行业自律标准《共享住宿服务规范》发布。规范分别对平台企业提出了信息安全、违规行为管理、投诉管理等11个方面的要求;对房东在设施要求、清洁卫生等8个方面提出了规范;对房客的基本行为能力、预定、入住、点评4个方面做出了要求。虽然该《规范》为行业自律性规范,并不具备法律效力,无法为民宿合法化提供法律依据,但作为国家发改委直属单位的国家信息中心牵头制定,也体现出了政府对这一业态的关心和支持。
新旅界梳理了与共享住宿模式相关的文件政策,探讨了民宿合法化的前景,推出了《共享住宿的合法化就差临门一脚 你准备好了吗?》头条文章。
精彩点评:@小猪短租副总裁潘采夫
“《共享住宿服务规范》主要针对平台的自我规范,同时能够更好的划分平台、房东与游客之间的责任,提升平台的自律和管理水平。”
@平台木鸟短租CEO黄越
“新规有助于消除民宿’灰色地带’的尴尬,使民宿边界清晰、权责分明,有法可依,为民宿平台及用户吃下一颗定心丸。”
关于“乡村振兴”的文件无疑奠定了过去一整年的政策基调,它也吸引了来自各个领域的目光和关注。2019年我们将持续关注文旅界重大政策变革,在第一时间跟进报道,并带来业内专业人士的及时解读。
内容来源:
恒润集团